讀建築科的小兒子,正在畫正投影三視圖。
其實讀土木,機械,模具或製圖科的同學也都知道,為了要將
一個物體,完整而明確地表達,其中一個有效的方式,就是使
用 正投影三視圖。我最早是在國中的工藝課時接觸到它,而它
也曾出現在我做過的智力測驗的考題中。
如果有一個前視圖是下面這個樣子:
那麼它的右側視圖,就有可能是下面的兩種情況:
甚至是第三種狀況:
甚至還有第四、第五種狀況,. . . . . . 。
對事情的看法也是一樣。
當您約定見面的朋友遲到的時候,您會怎麼麼想?
「死傢伙,手機也不接,肯定睡過頭了。」
這「朋友遲到」,正是您所看到的「前視圖」。那麼它的
「右側視圖」是什麼?
就有可能是下面的兩種情況:
真的睡死了。 或,出們時剛好被爸爸逮到,手機被沒收,
要待在家裡好好複習功課。
甚至是第三種狀況:
在趕來跟您見面的路上,發生了車禍。
甚至還有第四、第五種狀況,. . . . . . 。
結果朋友都已經躺在醫院裡了,而你卻還在生他(她)的氣。
所以,「遲到的原因」,就是「右側視圖」。
無奈的是,通常我們第一眼看到的,第一次聽到的東西,也往
往都只是那個東西的「前視圖」。而我們通常也都只就那一張
「前視圖」,就開始下結論,做判斷。
那麼您就知道,您光憑「前視圖」所想像出來的東西,有很多
可能都是錯的。
話說有一天,您走在路上,看到有一個人在打另一個乞丐。
「那個人在打那個乞丐」就是您所看到的「前視圖」。那麼
「側視圖」是什麼?有可能是控制乞丐的幫派分子嫌乞丐今天
的收入太少而對他拳打腳踢。也有可能是那乞丐之前倒了別人
的債跑了,如今流落街頭乞討被碰到了,人家氣還沒消,就被打了。
根據第一個「側視圖」,您會覺得那乞丐已經很可憐了,怎麼
還可以打他。但如果是後一個「側視圖」,您會覺,那乞丐真
是活該、報應,連你都想打他。
這樣您就知道,光憑「前視圖」,是不足以做判斷,下結論的。
所以下次就不要一看到事情發生,一聽到有人在講,就開始下
結論,做判斷了。
而許許多多的網路聊天,新聞的報導,所給出來的東西,都只
是一張「前視圖」。根據我們學到的正投影三視圖原理,那根
本不是事件的全貌,真相。我們怎麼可能沒有再去找
「右側視圖」,「俯視圖」,而就這樣接受,認為那就是事件
的全貌?您甚至還必須要設法找到「後視圖」,「仰視圖」及
「左側視圖」,如此才能明確而完整地還原事件的全貌,不是
嗎?但我們往往很容易就相信網路上的東西,然後跟著瘋傳;
看到新聞播報導,就跟著起鬨。
常聽人家說,看事情要用不同的角度來看,這不正就是
「三視圖」的看法。
又聽到有人說,事情總有其背後的原因,那不就是「後視圖」
嗎?
所以,從現在起,就讓我們用「正投影三視圖」的方法來思考,
看事情,分析事件,好嗎?
所以,正投影三視圖,您還可以這樣地來使用它。